自宜宾市筠连县山体滑坡发生以来,宜宾市应急管理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争分夺秒搜救被困人员,持续开展救援善后工作,千方百计保障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让党旗在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灾情发生后,宜宾市应急管理局迅速响应,第一时间组织专业救援力量奔赴前线开展救援,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行动拉开帷幕。
通讯联络是关键。“从出发的那一刻起,我们就知道,我们肩负着保障通信畅通的重任。只有保持通信畅通,前方和后方才能紧密协作,救援工作才能顺利开展。”机关二支部书记李代金说。在前往滑坡事故发生点的路途中,他们与省应急管理厅建立卫星链路,实现全程通联。到达现场后,利用无人机初步勘查山体滑坡情况,环绕灾害现场寻找最佳观测位置进行现场画面采集。迅速搭建370M移动基站,确保现场370M信号全覆盖,与省应急管理厅高质量实时通信。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在筠连县沐爱镇金坪村受灾点临时搭建的救灾帐篷内,市综合应急救援队正在召开会议,现场气氛凝重,救援队员们连日奋战,面容虽显疲惫,但眼神依旧透着坚毅。救援队党支部副书记、队长曹光伟说:“不怕累,不怕冷,是我们应急救援队员的本色!只要还有失联群众,我们的任务就没有完成,坚决不放过有任何幸存者的可能!”
关键时刻,更显担当。类似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灾情发生后,宜宾应急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听从党组织号令,无论是在救援一线,还是在宜宾市综合应急指挥中心备勤值守,在不同战线打头阵、当先锋,积极参与“党员突击队”,站好“党员先锋岗”,认领“党员责任区”,做到了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在发挥作用;哪里有艰险,哪里就有党员的无私奉献。